我国某大型煤矿在开采过程中,因煤层中有机质分解及地下水渗流影响,矿井水中氨氮浓度长期超标(达25-35mg/L),远超《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20426-2006)中要求的8mg/L。高浓度氨氮不仅腐蚀排水设备,更对周边水体生态系统构成威胁。传统生物法因矿井水低温(12-15℃)、低碳氮比(C/N<3)条件限制,处理效率低;折点氯化法因运行成本高、副产物二次污染问题被排除。为此,企业引入氨氮去除剂 为核心的化学沉淀工艺作为煤矿井水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,成功实现稳定达标排放。
一、氨氮去除剂技术原理
氨氮去除剂 是一种复合无机高分子材料,通过双重机制实现氨氮去除:
1、氧化分解:释放强氧化性自由基(如·OH),将NH₃-N氧化为N₂;
2、吸附沉淀:形成镁铵磷酸盐结晶(MAP),通过共沉淀作用同步去除氨氮与磷。
其反应式可简化为:
Mg²⁺+ NH₄⁺+ PO₄³⁻→ MgNH₄PO₄↓
该过程无需外加碳源,pH适应范围广(6-10),尤其适合矿井水低温低浊特性。
二、工程应用案例
2.1项目概况
处理规模:3000m³/d
进水水质:氨氮28mg/L,COD是45mg/L,pH是7.2
工艺路线:
原水→混合反应池(投加氨氮去除剂)→絮凝沉淀池→砂滤→消毒→回用/排放
2.2关键参数控制
药剂投加量:通过烧杯实验确定合适的投量为80mg/L(以氨氮计);
pH调节:维持反应池pH是8.5-9.0,促进MAP结晶;
絮凝协同:辅以PAM助凝剂,提升矾花沉降速度。
2.3处理效果
氨氮:降至0.8-1.2mg/L,去除率>95%;
总磷:同步降低至0.1mg/L以下;
出水COD:因药剂氧化作用降至32mg/L。
三、技术优势与经济性分析
四、环保效益
生态风险削减:氨氮排放浓度降低97%,有效保护下游水体;
水资源化利用:处理后水质满足《矿井水综合利用标准》,回用于选煤厂降尘,年节水120万m³。
五、结语
本案例表明,针对煤矿井水氨氮超标问题,氨氮去除剂 工艺以效率高、稳定、经济的优势,为复杂水质条件下的污染治理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。随着技术迭代与智能化管理水平的提升,其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,助力煤炭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。
希洁环保在污水处理领域,有着15年的实战经验,已帮助近500+化工企业解决污水各类问题,可根据您的具体情况,制定污水药剂投加、生化系统调整、工艺改造、工程建设等一站式解决方案。如有需要,可点击右上角的“立即咨询”,竭诚为您服务!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