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污水处理领域,磷的去除是保障水环境安全的关键环节。过量的磷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,引发藻类暴发、水质恶化等生态问题,甚至威胁人类饮用水安全。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,如何有效、经济地去除废水中的磷,已成为污水处理行业的重要课题。
一、磷的危害与处理需求
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之一。当水体中磷浓度超过0.02mg/L时,藻类会大量繁殖,消耗水中溶解氧,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,形成“死水区”。此外,磷还会与钙、镁等金属离子结合,在管道和设备中形成水垢,降低工业用水效率。因此,无论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,都必须严格控制磷的排放浓度。
二、磷的去除技术
目前,废水除磷技术主要分为生物法和化学法两大类。生物法利用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、好氧条件下过量吸收磷的特性,通过排放富磷污泥实现除磷。常见的生物除磷工艺包括A²/O、SBR和氧化沟等。然而,生物法对碳源、pH值和温度等条件敏感,处理效果不稳定,尤其在低温或低碳源环境下,难以将磷浓度降至0.5mg/L以下。
化学法则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(如除磷剂)与磷酸盐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物,再通过固液分离去除磷。化学法具有处理效率高、稳定性强的优点,但需要注意投加量,避免造成污泥产量大等问题。
三、实际应用案例
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含磷废水,原水总磷浓度高达100mg/L,远超当地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(≤0.5mg/L)。该厂原有处理工艺采用生物法,但受碳源不足和pH波动影响,出水磷浓度长期波动在5-10mg/L之间,无法达标,污水处理中超标总磷怎么去除 呢。
为解决这一问题,该厂引入化学除磷技术,并选用一种效率高的复合除磷剂 。该除磷剂具有反应速度快、沉淀效果好、污泥量少的优点。在实际操作中,工程师将除磷剂投加至废水处理系统的反应池环节,并通过搅拌装置确保药剂与废水充分混合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处理,监测数据显示,处理后的废水总磷浓度稳定降至0.3mg/L以下,达到排放标准。该除磷剂的使用不仅解决了磷超标问题,还减少了污泥产量,降低了后续处理成本。据企业反馈,采用该除磷剂后,年处理成本较传统化学药剂降低约20%,且出水水质更稳定。
废水处理中磷的去除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结合废水特性、处理规模和经济成本,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案。
希洁环保在污水处理领域,有着15年的实战经验,已帮助近500+化工企业解决污水各类问题,可根据您的具体情况,制定污水药剂投加、生化系统调整、工艺改造、工程建设等一站式解决方案。如有需要,可点击下方的“手机咨询”,竭诚为您服务!
相关推荐: